〔自由時報記者楊菁菁/高雄報導〕盼望了二十多年的高雄中都重劃區,昨正式完工,二十八條新闢道路開通,串連美術館區,將中都舊部落與美術館、農十六新開發區連結,形成耀眼的愛河雙鑽!
市長陳菊強調,中都地區配合重劃成功變身,不僅土地增值、開創財富,房市連帶水漲船高,市府斥資三十億開發,但預估未來可望創造超過三百億元產值。而且該區四十公頃土地採用公辦重劃,為市府保留一些抵費地可生財入庫,比起自辦重劃來說,市府團隊可說為市民爭取到更多福利。
中都重劃區腹地都在德西里範圍,里長林財旺有感而發地說:「居民整整等了二十多年,無愧里民與後代子孫!」在此居住五十多年,中都周圍是幾條主要道路的盡頭,包括中華路、十全路、九如路、同盟路、力行路等,但每條路就繞著中都舊部落,通不了也進不來,交通不便是阻礙中都發展最關鍵的問題。
八十三年,他擔任里長後,主張將自辦重劃改為公辦重劃,因為自辦重劃幾個大地主喬不攏,小地主權益容易被忽略,可以說是遙遙無期,而公辦重劃作業也歷經幾任市長,同樣採「拖」字訣,直到陳菊市長明確指示,才讓中都重劃區真正動起來。
中都重劃區位於同盟路、中華二路及中華橫路旁,面積廣達四十公頃、斥資三十億元開發,展開地上物拆除、工廠拆遷及弱勢戶安置等工作,闢建二十八條計畫道路,歷時兩年半完工。
陳菊強調,配合中都土地重劃,市府計畫性投入公共建設,包括闢建中都願景橋、中都濕地公園及公三兒一工程、改善九如三路人行道景觀等建設,致使周邊房價水漲船高,預計可創造超過三百億元整體產值,而國際級的中都濕地公園,更讓各界讚譽有加,屢獲全球卓越建設獎等大獎肯定,一舉蛻變成最宜居舒適的精華地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