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短評-兩岸房價愈打愈高更新時間:2014/01/06
貨幣學派開山祖師弗里曼主張,通貨膨脹根源只有一個,即貨幣供應量的成長速度,超過經濟產值的增速。舉例來說,簡化的世界中只有2個人,其中一人一 年生產100個麵包,一個賣10元,他的產值為1000元。另一人手中有1000元現金,一年需要100個麵包,麵包師父便只能用10元的價格賣給他。 當消費者手中現金增加到2000元,若需求不變,價格就會提高到20元,物價因此上漲。貨幣擴張導致通貨膨脹,1970年代弗里曼得出「貨幣供給是經濟活動起伏的唯一影響來源」結論,挑戰凱因斯學派過於偏重需求面的觀點,成為後世貨幣決策者重要理論依據。 如果我們相信弗里曼,兩岸貨幣政策便有檢討之處。台灣2013年11月M2年增6.05%,但主計總處預計,台灣2013年GDP成長率僅 1.74%,寬鬆貨幣政策不但沒有提振經濟,反造成房市火熱。台灣11月購置住宅貸款餘額5.59兆元,創2011年3月以來單月新高;有資金撐腰,房價 當然越打越高。 至於大陸,截至10月底M2年增14.3%,高出GDP成長率近2倍,貨幣供給寬裕,大陸房價連漲18個月,迫使大陸央行日前重提房地產調控,高房價也成經濟發展最大的不穩定因子。 寬鬆貨幣旨在壓低利率促進投資,但事實證明,若存在凱因斯說的「流動性陷阱」,缺乏投資機會,或政府無法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,資金勢必湧入房市拉高房價。高房價已成民怨之首,兩岸應揚棄寬鬆貨幣迷思;一旦房市泡沫破滅,經濟不但不會復甦,還將陷入衰退的痛苦深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