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商時報【記者崔慈悌、林淑慧╱台北報導】
財政部公佈各縣市關切的財改議題,以檢討地方財政窘境排名第一。財健小組委員建議,應由擴大稅基、建立獎懲制度著手,雙管齊下,強化地方政府自籌財源能力,才是解決財政惡性循環的根本之道。
財政健全小組即將展開地方分組座談,9成縣市將「地方財政改革」,列為財政改革首選。至於稅制改革,各縣市認為應優先檢討不動產資本利得課稅。
財健小組委員黃耀輝指出,財產稅是地方政府稅收的最主要來源,在交易方面,政府應持續推動不動產交易按實價課稅,以維護租稅公平;至於不動產持有的部分,應輔導地方政府逐年調高房屋評定現值與土地公告地價,以擴大地價稅、房屋稅的稅基,增加地方自主財源。
而依據財政部的檢討報告,由於平均地權條例、地政士法等草案已完成三讀,財政部表示,未來將建立不動產實價登錄制度,並建全交易制度。
待制度建立後,各地方政府依據平均地權條例規定,每年調整公告土地現值,即可參考登錄價格,使公告土地現值與市價相當,目前內政部規劃逐步調整公告土地現值,至104年可以達到市價9成。
在不動產課稅方面,財政部指出,現制買賣土地應課徵的土增稅,是按公告土地現值計算的漲價總數額作為稅基;買賣房屋應課徵的房屋交易所得稅,是按照交易時的成交價額減除成本及費用後的所得額課稅,如果個人出售房屋未申報或未能提供證明文件,才會按照房屋評定現值,依所得額標準推計課稅。
但實際執行時,因政府未能確實掌握資料進行查核,因此民眾多數以房屋評定現值來推估所得。財政部表示,不動產實價登錄制度落實後,不動產評價將有公正客觀的基準,將可彌補查核實際交易價格時的不足。
一旦房地產市場交易價格透明化,財政部表示,屆時配合財產覈實評價,地方政府逐年調整公告土地現值,加上稽徵機關據以課稅的交易所得更接近實際狀況。
同時,黃耀輝建議,中央應建立一套獎懲機制,「讓地方不要只跟中央伸手要錢」,而要思考如何擴大地方稅稅基。例如,讓認真開源的地方得到獎勵,不認真開源者,則減少其中央統籌分配稅款,以激勵各地方政府能「自食其力」。